DL 436-1991 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
ID: |
A7D4D82D75EF43C091B0B86C8E726200 |
文件大小(MB): |
0.07 |
页数: |
1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08-11-27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436—91,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1-09-18 发布 1992-03-01 实施,本导则规定了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电气和力学等方面的技术条件,本导则主要适用于标称电压为±500kV 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以下简称直流线路),±,500kV 以 外的线路可参照使用,在本导则中,凡与交流送电线路技术条件相同的部分,只列出相应的章节及条目,仍按,有关标准执行,1 名词术语、计量单位,除本节规定的名词术语及计量单位外,其余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部标准)的,规定,1.1 电场效应(electric field effect),包括直流线路下的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和人体的感受,脉冲电击以及其它电场或离子流引,起的效应。表征这些效应的参数有地面合成场强、离子流密度、空间电荷密度及人身或物体,直流感应电压等,1.2 标称场强(nominal electric field strength),直流线路导线上电荷形成的电场强度(不包括空间电荷形成的电场),kV/m,1.3 合成场强(total electric field strength),直流电晕产生的空间电荷形成的场强和标称场强合成后的电场强度,kV/m,1.4 离子流密度(lon current density),地面单位面积截获的离子电流,nA/m2 ,1.5 人身或物体直流感应电压(induced DC voltage of person or object),在直流电场中,对地绝缘的人或物体由于截获空间电荷和静电感应所形成的对地电压,kV,1.6 无线电干扰的名词术语,本技术导则中使用的无线电干扰的名词术语符合GB4365—84《无线电干扰名词术语》,的规定,1.7 计量单位,干扰场强的单位为μV/m,用dB 表示时1μV/m 为0dB,2 路径,直流线路的路径一般可参照执行SDJ3—79《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第二章的规,定,3 气象条件,3.1 直流线路最大设计风速采用离地面20m 高处30 年一遇10min 平均最大值。其它设计气,象条件遵照SDJ3—79 第11 条,3.2 大跨越的最大设计风速,应取历年年均枯水位以上当跨越陆地时应取离地面以上10m 高,处50 年一遇10min 平均风速值。如当地无可靠资料,一般以附近平地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为基数,可将平地线路采用的数值换算为历年年平均枯水位或离地面以上10m 高处的风速,然后加大10%,设计冰厚增加5mm(无冰区、高空亦不结冰时可以不加),大跨越还应按稀有气象条件验算,3.3 重冰区线路的验算,遵照 SDJ3—79 第14 条,3.4 直流线路通过城市或森林等地区的最大设计风速,遵照 SDJ3—79 第15 条,3.5 直流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计算气温遵照 SDJ3—79 第16 条,4 导线、避雷线和金具,4.1 导线、避雷线,4.1.1 直流线路所采用的导线和避雷线,一般应符合国家电线产品技术标准。供计算用的导,线和避雷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一般采用附录A 所列数值。若特殊需要采用非标准产品或国,外产品时,宜相应符合国际或生产国相同产品的技术标准,4.1.2 导线截面和分裂结构的选择,4.1.2.1 导线截面选择采用年费用最小法进行。计算方法按电力工业部1982 年颁发的《电力,工程经济分析暂行条例》进行。其中线路电晕损失计算按附录B 中的公式进行。所选择的,导线截面需进行导线电晕特性参数的校核。导线电晕特性包括导线电晕损失和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电场效应以及可听噪声等环境影响参数,大跨越的导线截面一般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并应与本回路系统允许的最大输送电流相配,合。然后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4.1.2.2 导线分裂结构主要由导线的电晕特性和其对导线本身机械特性(包括振动、舞动、覆,冰)、金具及杆塔的影响来确定,4.1.2.3 导线表面最大电位梯度按附录 C 推荐的方法计算,4.1.2.4 直流线路下地面最大合成场强宜不超过30kV/m(计算时导线起晕电位梯度取,18kV/cm)。地面合成场强计算步骤可按附录D 进行,4.1.2.5 验算导线载流量时,a.钢芯铝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70℃(大跨越可采用+90℃),钢绞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125℃;环境气温应采用历年最高气温月的最高平均气温,并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b.钢芯铝包钢绞线(包括铝包钢绞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100℃,环境气温应采用历年,最高气温月的最高平均气温,并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功率密度应采用0.1W/cm2,相应风速为0.5m/s。特殊导线允许温度按生产国,的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的则按厂家产品规范,4.1.3 导线和避雷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避雷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宜大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导线和避雷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使用应力应按下式计算:,K,p σ,σ = max (1),式中σ p ——导线或避雷线拉断应力,MPa;用GB1179—83《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中的,计算拉断应力,也可以用试验拉断强度;,σ max ——导线或避雷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使用应力,MPa;,K——导线或避雷线的安全系数,在大跨越的稀有气象条件下和重冰区的较少出现的覆冰情况下,导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应力均应按不超过抗拉强度的60%验算。如悬挂点高差过大,应验算悬挂点应力。悬挂,点应力可较弧垂最低点应力高10%,架设在滑轮上的导线或避雷线,应计算悬挂点局部弯曲引起的附加应力,4.1.4 ±500kV 直流线路的避雷线一……
……